联系我们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高教区若水路398号
电话:0512-62872723
传真:0512-62603079
邮箱:oil_adm@sinano.ac.cn
邮编:215125 

中科大余彦教授和宁波材料所夏永高教授访问苏州纳米所并作学术报告

2019-05-15 点击数:4666

文章来源:郑磊

      2019年05月15日,应纳米所陈立桅研究员邀请,中科大余彦教授和宁波材料所夏永高教授来苏州纳米所交流访问,并于下午14:00整于A718会议室为大家带来了学术报告,题目分别为“高性能钠离子电池”以及“锂离子电池高安全高电压电解液”。


 

余彦教授学术报告会


      首先,余彦教授为大家带来学术报告。报告中,余教授首先介绍了当下的研究背景,全球锂资源的匮乏和分布不均衡,使得研究人员对价格更为低廉、分布更广的钠离子电池寄予了更高的期望。然而由于Na+半径相比Li+大很多,Na+反复的嵌入/脱出极易导致多次循环后电极的结构陷,从而引起容量的衰减。而后,余彦教授介绍了课题组长期以来的研究进展,不仅仅致力于探索发展高性能的钠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而且在实现对电极材料的设计以及可控制备基础之上,深入研究电极反应的机理、界面反应过程、材料的结构、离子/电子传输过程。最后,余教授对新型电极材料的储能机制及提高性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展望,希望找出优化及适应性的调控和解决途径。


 

夏永高教授学术报告会


      接下来是夏永高教授作了题为“锂离子电池高安全高电压电解液研究进展”的报告,报告中,夏老师首先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种商用电解液,并且针对常规电解液提出了实际问题,发现大部分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着火焚烧事故是由于过充电、碰撞、高温等滥用行为下,电池内部的放热反应导致温度和压力升高而造成。接下来便提出如何降低电解液的可燃性、开发耐燃或不燃性电解液、提高SEI膜的稳定性是现阶段提高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性的有效措施。最后,夏教授主要从电解液的燃烧性角度,介绍了团队在高安全高电压电解液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阻燃添加剂、不燃性氟代有机溶剂、高浓度电解液及固液混合泥浆状电解质的应用

 

 

 

 

 

 

 

 

个人简介

余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组部首批青年千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Journal of Power Sources副主编

2001年毕业于安徽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6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和德国马普固体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Solid State Research)从事科学研究工作。2012年加入中科大,任教授,博导。

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等关键电极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储能机制。余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在Science, Nature Energy,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Nano Lett., Energy Environ. Sci., 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中IF>10的总共60余篇,其中包括Adv. Mater. 23篇,Angew. Chem. Int. Ed. 6篇,Nano Lett. 8篇,ACS Nano 8篇, Adv. Funct. Mater. 7篇,Adv. Energy Mater. 8篇。其中27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SCI他引10000余次,H因子58。入选“科睿唯安”以及“爱思唯尔”材料类高被引学者榜单。获德国洪堡基金会“索菲亚奖”、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科技青年奖,德国Wiley 杂志社“Outstanding Young Researcher”,德国Wiley 杂志社“Small Young Innovators” 等奖项。相关文章被Nature, Angew. Chem. Int. Ed., MaterialsViews China等作为Highlight和封面文章报道。


夏永高,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3年3月-2008年3月, 日本佐贺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2008年4月-2011年3月,日本关东电化工业株式会社新产品研究开发部基础研究所,研究员;2011年4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储能新型材料及其器件。目前为止,已在Nature Commun.、Nano Energy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80余项(其中PCT专利6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试点专项、中科院纳米先导专项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企业产业化合作等多项课题研究。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技术支持:仕德伟科技 苏ICP备10220403号 网站建设仕网云智能建站